今天是:

教学活动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教学管理 >> 教学活动 >> 正文

知行合一,探寻本草之源——中药学院特色实践教学活动持续开展

发布日期:2025-10-09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 

为强化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特色实践教学,202597日至13日,在4名教师带领下,2022 级中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全体学生赴“天下第一药市”河北安国开展《中药材鉴定实训》和《中药材商品实训》为期一周的沉浸式教学实训,先后走进河北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、河北仁心药业饮片厂、安国药材交易市场、安国中医药文化博物馆,圆满完成实践任务。

进入河北仁心药业饮片厂,在技术人员指导下,学生熟悉了原料入库至出库的全流程、掌握了中药材质量检验关键指标与操作要点,并深入理解了中药材饮片的包装规格及标准。这一过程,将《中药商品学》课程涉及的药品仓储与物流管理、饮片质量标准等理论内容,以及《中药鉴定学》课程涉及的“性状鉴别”“质量评价”知识,转化为可触摸、可操作的现场实践。

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

 

在河北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内,一片充满生机的中草药种植区成为学生们的 “天然课堂”。这里整齐培育着数百种源自南北各地的中草药,从常见的金银花、薄荷,到北方干旱环境中扎根的黄芪、柴胡,丰富的品种为学生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药用植物的绝佳机会。学习过程中,学生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描述,而是俯身观察、亲手触摸 —— 指尖轻拂不同药材的叶片,感受着有的光滑细腻、有的粗糙带刺;鼻尖凑近植株,分辨着薄荷的清凉、当归的浓郁,在触觉与嗅觉的双重感知中,沉浸式体验药材的“鲜活”状态。更重要的是,大家围绕“真伪品种鉴别”展开细致探究,通过对比叶片形状、叶脉纹路、花朵形态等特征,系统归纳出正品与伪品在植物形态上的细微差异。这种基于原植物的鉴别能力,将成为他们未来从事中药采购、质量检测与鉴定工作的重要基础,为专业成长筑牢根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在安国中医药文化博物馆,学生借助文物、图文与场景复原展陈展开学习。他们从中系统了解中医药发展历程、安国“药都”变迁,以及历代中药名家的行医事迹。从带着岁月印记的古代药铺器具,到展现科技力量的现代研发成果,展陈内容串联起中医药的古今发展。学生在参观中,深刻感悟到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,不仅拓宽了专业认知,更切实增强了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,以及投身中医药事业的专业使命感。

作为此次实训的压轴环节,实训队伍走进了安国数字中药都。在热闹的药材交易大厅,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,带着“药材真伪优劣鉴定”的明确任务,将课上所学的鉴定技术付诸实践。他们围绕数十种易掺假药材及珍稀贵重品种展开现场鉴别,通过观察外观、触摸质地、闻辨气味等方式,细致区分药材真伪、判断品质优劣,同时深入理解不同药材的商品规格与等级划分标准。此外,学生们还主动与药商面对面交流,从市场供需到流通环节,全方位了解中药饮片的市场动态。这一过程不仅让大家熟练掌握了实战鉴别技能,更清晰认知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,真正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融会贯通

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   

  

 

尽管本周实训行程紧凑、任务繁重,同学们却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,全程专注投入每一个实践环节。实训结束后,大家纷纷分享收获:此次沉浸式实践不仅让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扎实巩固,更在反复实操中显著提升了药材鉴别、市场认知等核心能力。更重要的是,大家深刻领悟到“知行合一”在中医药学习中的关键价值——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,才能真正掌握中医药的精髓。

 

 初   审|游  洋

 复   审|杨    

 终   审|张